嘉兴市永昌寺

“一担庙”永昌古庙也、因永昌古庙建造在嘉兴与嘉善交界的古石桥―善兴桥南端,而北端有座麟瑞庙,象征着桥为“扁担”,两头寺庙正好挑了一担“庙”。不知出自哪个年代、哪位古人之口,嗣后当地人们俗称“一担庙”。就这样世世代代相传至今。古嘉善县志记载的大清嘉庆七年(1802)重建的善兴桥,亦称一担庙桥。该古石桥东侧桥联云:“一带村溪襟两邑,双祠神泽润三农”早体现了一担庙的地理位置和庙貌。 据史料记载,永昌古庙始建于明朝万历癸巳年(1593),当时地方十分重视管理,几经修缮扩建,发展壮大。第一次于乾隆十三年(1748)众姓捐资重建,第二次又于乾隆二五年(1760)翻建,扩大庙宇规模。民国三十六年(1947)第三次筹建修缮和扩大新殿,庙宇占地面积达到五亩六分。一担庙一座四百年历史的古建筑,惜毁于“大跃进”中。2000年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,民众迫切要求,经嘉兴市秀洲区民族宗教事务所批准,众姓捐资得以重建,冠名一担庙。 一担庙的佛事活动除每天少数人抬香拜佛外,初一、月半和有关菩萨生日聚会较多,特别从历史沿革以来,就有一年两次规模较大的庙会。上半年“谷雨”庙会,早期活动有三天。因为谷雨是年度重要节气,太阳黄经为30度,就是雨生百谷的意思,人们在庙会期间祈祷佛祖和上苍,一年四季雨水滋润大地、五谷丰登、蚕花茂盛,所以在谷雨庙会人们尽情欢乐。每年七月初七,是纪念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节日,四周信众捐香成山,由工艺手搭成香桥,共同祈祷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,保佑天下太平等等。此俗是早在清初时期形成的文化遗产。据说一担庙菩萨灵验,解放前知名度一直很高,香火很旺,不仅在嘉兴地区,并且上海的青浦、松江一带信众不少,庙会期间他们有的叫网船,有的包轮船前来参加。 一担庙庙会节日,很早就有文化活动,如请“堂名”、舞龙、跳狮子等,更有搭草台做戏。搭草台做戏的费用,有的大户出钱,有的信众捐赠,还有的病愈酬谢,由庙方负责请戏班子演出,有的年份连续数天,增添了庙会的气氛。沿革之今,自发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内容丰富,有锣鼓队、腰鼓队、挑花篮、打莲湘、舞龙等,还请业余组织和文化馆越剧队前来演出越剧老戏,深受群众欢迎。